欢迎访问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网站
  • y1_副本.jpg
  • W020210225329135465909.jpg
  • W020201203382946162970.jpg
  • 1
  • 2
  • 3
  •  
       首页 > 廉政之窗 > 典型示范
     
     
    幸福生活领路人——记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支书柏连福
    发布日期:2021-06-07 09:34:14  来源:

        曾几何时,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由于地处偏远,村里公路不通、信息闭塞、人心不齐、村民不富。然而,这一切,随着村支书柏连福的上任成为历史。如今,这里一排排漂亮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村风清正,村民淳朴,家家过上了幸福生活。 

      黄家崴子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过去只有一条盘山土路通往村外,交通不便成了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创业致富的瓶颈。党支部书记柏连福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破解这个难题,他带领村党支部成员多次到沈阳铁路局进行沟通协调,想让火车在黄家崴子村停一站。经过不懈努力,沈阳铁路局作出为黄家崴子村增设“一分钟”乘降车站的决定。就是这一分钟的停留,打开了山村群众走向富裕的致富路。 

      柏连福意识到,村民要致富,单靠列车运输远远不够。于是,他又全身心投入到了修建村路的工作中。然而,从黄家崴子村到仙抚公路有4公里的距离,仅悬崖峡谷就有30多个,修这样一条路,谈何容易!为了筹措资金,他三天两头往县里跑,最终争取到了40万元的村路工程建设补助款。为节省建设资金,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奋战4个多月,修通了抚松县第一条乡村水泥路。 

      路虽然通了,但是新问题又摆在柏连福面前。黄家崴子村由于多年未能与外界互通,村里既没项目、也没收入,有的只是荒山荒地。 

      思路决定出路。柏连福带领村班子确立了“盘活优势资源树品牌,发展特色种养强产业,输出劳务搞建筑,强壮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发展思路。他把村里闲置的山地、沟系780多亩往外承包,带领党员新开水淹复垦地460亩,封沟12条,搞立体综合开发,为村集体年增收2万多元;带领村民在300公顷荒山上植树造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昔日荒山已成为市值达1000多万元的“绿色银行”。 

      2004年,依托村里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多方筹措资金75万元,建成了黄家崴子村育肥牛养殖基地,并积极与长春皓月集团合作发展肉牛养殖,当年就为村里增收12万元;他还带领村民新建7栋温室大棚,并把大棚廉价租给村民,全村棚膜经济迅速发展,绿色无污染的“黄家崴子”牌瓜果蔬菜和豆制品等畅销全县各大农贸市场,每栋大棚助农增收2万多元。 

      栽种经济林、发展野山参、种植园参,建设养猪场、蔬菜大棚……在柏连福的带领下,黄家崴子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得有声有色。 

      “当了村干部,心里就得装着老百姓,就得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一直以来,柏连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村民熊传东,因为家里孩子多,生活过得一直不宽裕,柏连福帮协调贷款3万元,自己拿出2万元,帮助他发展人参种植。现在,熊传东年收入5万多元,不仅还上了贷款,还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些年,拿出过多少钱,帮助过多少人,柏连福自己也记不清了,但黄家崴子村的父老乡亲们心里都有一笔账。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1299号 邮编:130012

    联系电话:0431-81760777 Email:jlswdx@163.com

    备案编号:吉ICP备11005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