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委党校创新工作方法 打造一流乡镇党校

发布时间:2023-03-14 09:29:00

  中共通化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杨子巍

 

  近年来,中共通化县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提出的县、乡两级党委应当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建好用好乡镇党校的规定,在省市党校的指导和县委的领导下,高起点谋划乡镇党校设置、高标准推进乡镇党校建设、高效率发挥乡镇党校作用,打造党的最基层理论培训阵地,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选点设置特色化

  通化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幅员面积3726.5平方公里,县辖5101个省级开发区,159个行政村,人口23.4万人。县委党校根据这一县情,提高认识,统筹考虑各乡镇实际需要,结合特色选点设置乡镇党校,以点带面铺开。首先选取了西江镇、大泉源乡、兴林镇三个乡镇试点成立了第一批乡镇党校。其中,以“梦里水乡,贡米小镇”远近闻名的西江镇,乡村振兴工作经验丰富,成效显著,走在通化县其他乡镇前列;大泉源乡,是满族朝鲜族乡,也是通化县人口最多的乡镇;选取兴林镇,主要是因为兴林镇的红色资源丰富,有利于基层党校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第一批乡镇党校成立后,群众反响好,培训成果显著,县委党校趁热打铁,以点带面,迅速成立了石湖镇党校和开发区党校第二批乡镇党校。下一步,县委党校将不断拓展乡镇党校建设的辐射面,争取让乡镇党校在我县遍地开花。

  二、办学管理规范化

  为了保证乡镇党校各项工作有序、顺畅进行,确保达到有领导机构、有学习场地、有授课老师、有学习计划、有经费保障、有规章制度的“六有”要求,县委党校全方位加强乡镇党校办学管理。一是规范组织机构。县委党校合理规划、设置各乡镇党校人员机构组成,为各基层党校配备了校长一名,副校长二名。其中,校长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担任,副校长分别由乡镇干部和县委党校专职教师兼任。明确职责分工,乡镇党校校长牵头抓总,乡镇领导担任的副校长负责行政后勤保障,县委党校教师担任的副校长负责教学培训,协助乡镇党委和县委党校抓好组织学员培训等相关工作。二是规范师资配备。为了保证乡镇党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选派优秀师资力量,与县委党校同步考虑。县委党校为各乡镇党校统一配备了6名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专职授课教师,并吸纳了部分乡镇本土人士作为乡镇特聘教师参与基层党校教学工作,以此增强乡镇党校的师资力量。三是规范后勤保障。为了提高授课质量,增强学员学习积极性,县委党校积极筹措资金,为各乡镇党校配备了投影仪、无线麦克、音响等相关教学设备。明确乡镇党委政府要为乡镇党校办学提供必不可少的经费、场地等基本保障。四是规范制度建设。为了使乡镇党校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培训农村党员的主阵地作用,针对各基层党校的实际情况,统一制定出台了关于教学、培训、学员、设备管理等相关的乡镇党校管理制度,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内容上墙,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建立健全党校姓党、规范有序、实事求是、学风优良的党校工作机制。

  三、办班学习常态化

  设立乡镇党校的初心是发挥其党员教育培训前沿阵地的作用。县委党校与乡镇党委密切沟通,确定了乡镇党校每个季度农闲时间举办一次培训班,县委党校每个季度安排一次“送理论下基层”服务。开展“乡镇党校开讲了”等主题活动,由各乡镇党校负责教学的副校长为学员讲授第一课,在县电视台以新闻稿播出,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产生了热烈反响,为乡镇党校办学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县委党校还指导各乡镇把党校与乡镇原有的党员活动室、党员学习室、图书室、农民学校等资源整合,统一纳入乡镇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范畴,形成合力,以党的思想理论统领各方面培训活动。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

  为了进一步整合优质师资、课程,县委党校针对分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机制,并从农村党员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出发打造课程,积极准备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发展村集体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等接地气的课程,以“点餐”的方式供各基层党校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既有传统的课堂面对面讲授,又有分组讨论;既有实地参观学习考察、经验交流,又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既有学习感悟,又有调研文章。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兴林镇党校“重走抗联路”红色教学、西江镇党校“万亩稻田”乡村振兴教学,深受学员和社会各界欢迎,被纳入省市党校和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年接待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构建起“党的理论+红色基因”“党的理论+绿色乡村振兴”教学培训模式。

  五、培训效果最大化

  乡镇党校的建立,充分扩大了党的思想理论阵地的辐射面,使党员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有效解决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匮乏的现状,高效率发挥党的思想理论阵地作用,培训效果显著,得到了全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好评。使全县广大农村党员能够及时了解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