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志强
6月1日至3日,省管干部“党史教育”专题进修班赴四平开展“传承英雄史,再塑英雄魂”红色党性教育。通过这次活动,学员们增强了党 性锻炼,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洗礼。
军姿整,士气高,队旗迎风飘
6月1日下午,学员们乘客车来到四平市委党校已近下午四点。大家进到房间换上军装,就来到正楼门前进行军姿学习。黄绿色的军装上,配着白底黑字的“东北民主联军”标签儿,穿在身上,顿时增添了威武,大家激情满怀。看到有的学员绑腿松垮,教官就席地而坐手把手教如何打绑腿,学员们认真地进行学习。随后,教官进行列队整编、军姿训练,教大家少息、立正、敬礼、整理军容等动作,大家都态度端正,一丝不苟。
在学校报告厅的启动仪式上,学校教务长在讲话中希望学员们传承英雄史,再塑英雄魂,启航新征程,并把队旗授予学员旗手。大家面对队旗进行了宣誓。火红的旗帜飘舞着,令大家热血沸腾。随后,四平市委党校的部分老师表演了红色情景剧《坚定信念,听党指挥》和《英雄师长马仁兴》。学员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党的指挥是胜利的基础,无数英烈用生命换来革命胜利。
悟精神,增信念,英魂动心弦
6月2日上午,党校老师专题讲授“四平战役精神及其现实启迪”,仔细讲解了四平解放战、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四平收复战的战况,特别是旷日持久的四平保卫战和残酷无比的四平攻坚战的经过和我军官兵不怕牺牲、顽强奋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学员们深受感动。
现场教学安排了统一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纪念馆图文并茂,直观具体。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英勇的壮举,一件件珍贵的实物,牵动着大家的心弦。大家随着展览的内容,看到取得胜利就露出了笑脸,看到重大的牺牲和挫折都心情沉重。在烈士名录部分,学员们看到有的烈士还不到20岁,有的才20多岁的灿烂年华,就为国捐躯,英勇献身,都流下了眼泪。在半景画场景前,大家仿佛进入了70多年前的战斗之中,再次记起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纪念馆讲话中指出的“是革命烈士的鲜血铸就了革命成功,我们一定要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都表示要传承好红色基因,站稳精神高地,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优异的成绩。
下午大家冒雨驱车参观了中国黑土地博物馆。学员们对梨树模式的黑土地保护经验兴致很浓,仔细询问,认真思考,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要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指示,每个人都感到肩上的责任。在百万亩玉米绿色原料基地,看到绿油油的玉米苗,看到田地中树立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的宣传牌,大家都信心满满,进一步理解了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
攀英雄路,瞻烈士园,壮志凌云天
6月3日上午,学员们列队来到塔子山。塔子山之战是四平保卫战中的惨烈战斗。战士们子弹打光了,就搬起石头砸向敌人。英勇无畏,可歌可泣。学员们踏着英雄的足迹,攀登英雄之路,迎难而上。大家表示要发扬敢于牺牲的精神,抒革命豪情,寄英雄壮志。肃穆的四平烈士陵园,安葬着英勇牺牲的数万名烈士。学员们瞻仰了烈士墓和烈士名录碑。在马仁兴烈士陵墓,大家又一次了解了这位辽吉功臣的英雄事迹,了解了烈士墓后英雄雕像群的故事。他们是12位毛泽东奖章获得者,是众多牺牲英烈的代表。这些血洒疆场、捐躯报国的英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激发了学员们忠诚于党、报效祖国、为民奉献的革命情怀,大家深刻理解了英雄主义精神,更加坚定了信仰。在形如四把尖刀组成的纪念碑前,学员们脱帽肃立,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更加坚定了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歌赞百年,诗颂风采,擎旗向未来
6月2日晚七点,学员们在报告厅举办了《百年辉煌铸英魂》红色文艺演出。整场演出的15个节目,都是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红色内容,有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红旗飘飘》等,有诗歌《我想约你》《党旗颂》《永远跟党走》等,大家用歌曲颂扬党的光辉历程,用诗词吟唱祖国今天的灿烂辉煌和明天的美好未来。
学员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节目,有的节目是自己创作的,有的几次更换节目。前一天晚上大家进行了彩排。在当天的演出中,台上学员认真表演,台下学员都热烈地鼓掌,给予鼓励,报告厅里充满了团结热烈的浓厚氛围。演出的节目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一组学员演出的诗朗诵《永远跟党走》和现场书法,把深情厚意和浓重笔墨献给亲爱的党。书法作品所书“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表达了学员们感悟思想伟力,坚定理想信念,启航新征程、作出新成绩的思想动机和决心。二组学员的诗朗诵《百年颂歌》和五组学员的诗朗诵《党旗颂》,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辉煌历程和彪炳千秋的历史伟绩。三组学员的独唱《红旗飘飘》,让大家心里涌起股股热流,为伟大的祖国骄傲和自豪。四组领唱、全体学员合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高亢嘹亮,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历时三天的红色党性教育,使学员们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有了升华,进一步锤炼了革命意志,振奋了革命精神,陶冶了道德情操。大家表示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担当执政为民使命,要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设幸福新吉林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21年省管干部“党史教育”专题进修班学员,吉林省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