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辉:花开疫散,人间皆安
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晴
集结令,首战
昨天看到疫情新增的数字,心情很沉痛。我和小区党校同事商量之后,9人一起在社区报了到,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今天一大早就接到了社区的集合命令,任务是参加全员核酸检测。
早8点,我们站在寒风中等待分配任务。此时冰雪尚未消融,一场倒春寒来得让人猝不及防。“谁来掰管?”社区的一位同志大声问道。大多数志愿者还不清楚检测流程,我也只是听说掰管是要求高、风险大的工作。看没人回答,社区的同志又一次焦急地问道:“谁能掰管?党员能站出来吗?”听到这,我心头一震,坚定地站了出来:“我是党员,我上!”此时,我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党员”这个称呼赋予我们的使命感。
这一天,整整6个小时,从“无证上岗”到拧紧盖、无漏液的熟练操作,我掰了近千次检测管。
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 晴
带儿子一起上
参加了几次全员核酸检测,感觉很有意义。今天一大早,我问儿子愿意和我一起做“大白”吗,儿子有几分兴奋地说“好呀”。
因为小区有阳性患者,为防聚集,核酸检测从室内转移到室外露天地。从下午两点开始,我们一栋一栋楼采样,直至夜幕降临。社区送来了应急灯,我让个子高的儿子举灯给我们照明,这一举就是两三个小时。采到4栋时,遇到一位不耐烦的男人,大声地冲我们吼到:“这么晚才做到这,耽误我们吃饭!”我愣了一下,直脾气的我第一反应是得怼回去,可看到身上的防护服和身上“党校”两个字,我压下火气,又赶紧制止准备反击的儿子,用平和的语气回道:“我们也很饿呀,也欢迎您来做志愿者!”瞬间,男人不吭声了。
这一天,我们干到晚上8点多。回到家,我和儿子瘫在床上,商量一下,还是煮袋方便面对付一口吧。儿子问我为什么不回击那个男人,我想了想,告诉他,因为我是一名志愿者,扛下党员应受的委屈。儿子沉默了一会,说:“我以为做志愿者很好玩,原来是又累又可能受气呀!”
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雨加雪
战寒风
没想到立春这么长时间了,夜里居然下起了大雪,一如不停增长的阳性数字,让人心情沉重。一大早接到核酸检测任务,我特意穿了很厚的棉服。可没想到,天又下起了雨加雪,地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在室外采样,已经挑不出干净的地方站了,我们只好站在连水带冰的地面上。遇到老人或身体不方便的人,怕他们滑倒,我们还需要赶紧走到他们身边采样。
站在冰水面上几个小时,冻得我们直跺脚,我和医护的手也因不停地消毒操作而僵硬得难以弯曲。我身上绑着两个用来放棉签和检测管的大医用垃圾袋,再加上一个手消液,腰间负重让我整个人都直不起腰来,颈部也又酸又痛。重复上千次的掰管动作看似不起眼,却担负着几百上千人的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的重要责任,所以我强忍着冰冷,一次次规范地完成着掰管动作。最要命的是站在雪地里时间长,冰得我直想上厕所,看到旁边同事荆佳洋妹妹也不停地换脚站,我憋不住乐地问她:“是不是也想上厕所?”我们相视而笑!
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晴
战友情
小区又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我们党校团队的战友坚持让我休息一天,于是我又一次更改了上阵名单。
看着战友们全副武装奔赴一线的气势,真的想和他们一起战斗。我们团队总是小宇宙爆发的样子,每次组织排班,每个人都主动请战,即使我们已经参加了无数次全员核酸、敲门发盒的行动,可再苦再累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我想,这也是我们做为党校人的一份社会责任感,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坚守的一份信念吧!
这期间还遇到了很多志愿者,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靠身上的名字来辨认彼此。可脱下防护服又会小心翼翼地问“你是春雨吗”“你是鹏程吗”“你是闫姐吗”“你是……”就这样不知不觉苦过累过地携手走了过来。多么期待春暖花开,那时我们摘下头上的护目镜,脱掉大白的防护服,穿上最美的春装,一起回忆曾经燃烧的战疫时光。
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晴
忍耐也是一种抗疫精神
今天看数字已经降了下来。一大早接到入户核酸检测通知,我们斗志满满地集结完毕。社区忽然通知改发试剂盒,任务难度直接从钻石级降到青铜级,大家心情也轻松起来,纷纷领了栋号和物资各自散去。
我和同事领了7号楼。7号楼是最早出现阳性患者的楼,几个楼道口被封上了蓝色的大铁皮门,楼内的居民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家中。我和同事走到第一个单元,费劲地拧开铁丝,搬开厚重的大铁皮门。看到阴暗的楼道和户门外的垃圾,心情不禁有些沉重。这里面也有我同事和朋友,他们已整整居家24天了。即使这样,住在这栋的同事耿洪彬老师还对我说:“你们辛苦了,真渴望加入你们!”他们都在用坚强的意志配合着防疫工作。
又想起前几日一起检测的医护人员,她叫韩金香。我们检测完一栋楼的时候,她因为长期工作和低血糖差点晕了过去,我跑回家给她取了几块巧克力让她含在嘴里。趁休息的功夫,她告诉我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想孩子想到哭,也因为天天吃盒饭想极了家里的饭菜。听了她的话,趁检测到自已家,我让上网课的儿子赶紧做几个菜,打好包送到了这名医护人员的手里。
是呀,战疫时期,有多少人是在无私地奉献着呢,他可能是医护人员,是社区工作者,是志愿者,甚至还可能是关在家里连倒垃圾都无法自由的居民。这样一群人,都在坚持中等待着黎明的到来。这种忍耐,何尝不是一种令人敬佩的抗疫精神呢!我始终坚信,眼前的艰难一定会是我们日后杯酒中的过往,眼前的坚持一定就是我们日后迎来胜利的保障!
2022年4月18日 星期一 晴
迎春风
看今天的数字,长春疫情已基本得到了控制,心情也不禁喜悦起来。上午9点,我们志愿者又一次来到小区南广场集合,准备为2500位居民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此时春意已暖,广场已经来了好多志愿者,有序地换着防护服。一棵桃花盛开的树下坐着一名已整装待发的医护人员,她笑着大声与我打着招呼:“闫姐,我还和你们一组呀!” 看到这位笑靥如花的医护人员,我们仿佛是在战场上相遇的战友,开心地集结。我将组内任务分配完毕,我们这支既有专家教授、正副处长,又有年轻公务员的党校小分队,腰缠医用垃圾袋、手持酒精大喷壶、肩扛检测物品,雄纠纠气昂昂地奔赴检测现场。喊楼,扫码,采样,掰管,消杀……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参加过十数次的全员核酸检测,我们小分队已经算得上一支训练有素的核酸检测队伍了。此时我们感觉到的不是辛苦和劳累,而是高度默契配合下的成就感。
此时,树已新绿,花已盛开,春来了!
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晴
后记
刚刚接到社区通知,原定于21日的全员核酸检测提前到明天(20日)了。在群里商量完出战人员,我定好了明天起床的闹钟。回首这一个月的抗疫经历,从响应上级号召下沉到社区,到以临时党支部的名义组成“红色抗疫集结号”这支队伍,我们参加了社区大小无数次抗疫行动,亦然成为社区抗疫的一支中坚力量。疫情虽已得到控制,但解封不解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用实际行动彰显“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共产党员精神风貌,继续用“闻令而动,向险而行”的实际行动,去担负起一名共产党员应肩负起的使命!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吉林加油,长春加油!愿花开疫散,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