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玲:充实每一天 只为疫情散

发布时间:2022-04-22 20:21:00

  

  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多云

  

  检测点工作随想

  

  今天的工作任务是,全民核酸检测,到公园道一号运动会馆进行信息录入。这是第三次来这个点位执行相同的工作任务了,这个点位每次核酸检测量在一万人左右,一般上午10组同时进行,中午到下午人相对少,就5组工作,5组休息。

  

  还记得20日第一次来这个点位,第一次学会使用扫码枪,配合医护做核酸检测前的信息登记。初时觉得很新鲜,兴致勃勃,想多扫几个人,我站起来大声的招呼人到我这组来排队,像超市卖菜姐姐一样热情,每次完成一管20人,都很有成就感。但是,穿着防护服没办法上厕所,为了以防万一,干脆就不喝水,我一开始还兴奋的叨叨叨,怕别人听不清大声喊,两个小时后,我就不想说话了,除了扫完信息核对名字,我多一个字都不想说了。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嗓子冒烟。

  

  第二次来的时候,扫码枪被淘汰了,换成了用手机录入信息。手机好呀,不用连着电脑,带个充电宝就行,可以随时移动位置。身份证也能直接扫,扫码枪不会扫身份证,需要在电脑上用手打字录入才行,不过手机扫的身份证信息有时候会有错误,扫完需要再核对一下。

  

  

  很高兴,今天依然元气满满。今天想吃方便面,加油!

  

  

  2022年3月28日 星期一 多云  

 

  追“阳”奇遇记

  

  下沉一线当志愿者的第10天。今天的任务是追“阳”,需要上门给指定人员做核酸检测。

  下午在执行任务的小区遇到一家,只有爸爸带着两个孩子在家,我跟他确认人数:“家里3个人,对吗?”他说:“对,妈妈在方仓”。我心想,这么可怜?这时候,那位爸爸接着说“去支援好几天了”。我心里放松的同时想到我的宝宝也这样和爸爸待在家里,突然有点想家。

  

  晚上又换了另一个小区继续执行追“阳”任务,这个小区环境相对复杂,但大家都很配合。其中33栋的101室,敲了好久都没有人回应,以为人睡着了,继续敲,把对门102和楼上201都敲起来了。102告诉我这家没人,201告诉我这家没人的同时,问我给不给他们家做核酸?经了解,他们也接到需要做核酸检测的通知,我的第一反应是想,是不是201和101写错了?但是名字对不上啊!单子上也没有留电话号码。我意识到信息可能出错了,不能靠猜,需要核实。我马上给队长苏文打了电话,把101和201的情况跟他说明,然后跟社区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最后,201未出现在表中,但需要采集;101就比较传奇,老两口大概是住楼房不习惯,就搬到小区边缘的一个小平房中居住,我跟我的小伙伴们终于在23点58分成功找到目标。这个过程颇有些探险的味道。

  

  今天的任务让我意识到,在核酸检测信息录入阶段,一定要尽量完善居民信息,尤其是联系方式,此次追“阳”的难点在于没有联系电话,登记的实际居住地还不够精准。

  今天工作到半夜的时候,我很担心半夜敲人家门,让人家做核酸会被骂,但是我的担心并没有发生,甚至我在凌晨找到那对老夫妻,吉祥码扫不上又换身份证,屋外光线不行换门口的时候,他们还说,这么晚,你们辛苦了!

  

  我不怕辛苦,因为我知道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一定能有回报,一定能守护好我们的家人,与这些温暖的人们在一起,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2022年4月1日 星期五 多云

  

  社区工作见闻

  

  昨天和今天都在长安世家的点位,做核酸检测的信息录入工作。这个点位的人不是很多,1800人左右。刘颖、杜宁、张海波和我四个人,分三组进行,本来计划一人可以轮换休息,可是海波因为昨天工作岗位位置的关系,登记的人最少,一直碎碎念。刘颖就在休息的时候去门口疏导队伍,好让三个队伍的人数平衡一点。结束后一统计,海波又是最少,他又开始唠叨上了,“明天一定要跟杜宁换位置,不能每次都干的最少”。嗯,那我就后天跟杜宁换!

  

  长安世家社区一栋楼一栋楼的通知大家来做核酸,有的居民一个单元一起来,要求一个单元尽量在一个管里,虽然不能完满足要求,但我觉得这样挺方便后期追查的。

  

  这个社区有拄着拐杖来的爷爷奶奶,有会自己控制轮椅下台阶的大哥,有走路一步一晃却骑自行车贼溜的叔叔,还有才到我肩膀的小男孩麻利地操作手机带着不会用手机的老人。有人拿着手机站在离我最远的地方;有人拿酒精喷我们;有人大声抱怨;有人说谢谢你;有人说辛苦了;有人听说我们没吃饭坚持要拿吃的给我们。我在休息的时候还目睹了一家人,因为其中一个人没带手机也没带身份证而吵起来的。我赶紧跟组织的社区组织检测的同事说,这个情况我可以解决,在录入系统中登记带了证件的人,然后再备注上xxx之子、之父等等的关系。

  又是忙碌但充实的一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