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旭明:收获温暖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接到了此次疫情以来的第一次志愿者服务任务,跟着队伍去学校双百共建对口社区—富民社区协助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一行20人来到社区后,社区负责同志说,来几位女同志到A3区掰管,我率先举手,“我来”。当时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工作,就是想着有安排我就要冲在前,随后便和三位女同志来到核酸检测点。检测开始了,我才知道什么是掰管,原来是把核酸检测的棉签头掰到试管内,当护士把第一个棉签递到我手里时,面对沾满检测物的棉签,我竟不知如何下手。当时,气温很低,防护面屏上一层雾气,再加上本身就戴着眼镜,什么也看不清。旁边的医护人员也不知道我第一次上岗,对我的笨手笨脚似乎有些嫌弃,眼看着第二个,第三个棉签递了过来,情急之下我摘掉了眼镜,五百多度的近视只能贴近去操作。每个棉签头上沾满了检测物,内心不恐惧是假的,一时间我的手有些颤抖……后来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掰管的要领,从掰第1个管的小心翼翼到第10个管的轻轻松松,20分钟以后,我便和同组的医护配合默契,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组核酸检测的效率,并且我也严格按照医护的要求,每掰一个管都会进行全面的消杀,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群众负责。
A3区的任务结束后,我和信息中心的邓慧马上又去支援A2区。在这里,我们掰管的动作更娴熟了,居民对我们的工作也称赞不已。这几天气温骤降,我们的双手始终冰凉,总是不听使唤,然而我和我的战友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今天的支援任务。
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小雨
3月底,按照单位统一要求,我就近就便在居住小区报名,成为了惠民家苑小区的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一开始,我就接管了吉森漫桦林一期7栋居民的相关疫情防控工作。经过细心排查,7栋共有16户老年人家庭和危重病家庭,我们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他们身上,无论风吹雨打还是身体疲乏,我和我的队员们都将他们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第一时间询问是否需要蔬菜、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而且也是第一时间送货到家,让他们能感受到志愿者团队、社区工作人员的一片心意,也让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安心生活。
早上6点多,我接到了7栋1501李福来老人的电话,他们家只有两位老人,而且都80多岁,行动不便,儿女常年不在身边。老人用颤抖并带着一丝愧疚的声音对我说:“家里已经没有菜了,我们老两口都不会用手机抢菜,实在不好意打扰你,能不能帮我们买点菜?”听完老人的诉求,我的内心突然有些伤感。“大爷,没问题,你需要什么菜,现在告诉我,我来帮你们买,咱们小区为老年人专门开辟了购菜绿色通道,当天买当天就能送到。”傍晚,下起了瓢泼大雨,蔬菜如期送到。我一手拎着两大兜子菜,一手打着伞,忍着腰疼,小跑来到7栋门前,此时的鞋已经湿透了。当我把菜递给老人的时候,老人颤抖着一句接着一句的谢谢,更加令我感动,帮忙送菜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对他们来说却是解了燃眉之急。疫情期间,正是无数志愿者的举手之劳,汇聚成爱和希望,给无数个家庭送去温暖和关怀。
每个小区都有一些慢性病患者或者重症患者,疫情期间,他们的各种需求,也是我们7栋突击队时刻记挂的事情。下午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居民的求助电话。“您好,我的母亲是一名肺癌晚期患者,距离上次化疗已经过了40多天了,您能帮忙联系一下网格长,看看需要哪些手续让我母亲出去化疗?”听到这些话,我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连忙记下该户居民的相关信息,撂下电话,立即联系网格长,询问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网格长告诉我可以把居民的联系方式提供给社区,然后社区会出具相关就医证明,待各种手续齐备以后,就可以顺利就医了。我把这些内容记下以后,马上跟求助的居民联系,顺利的让老人得到了及时救助。
作为7栋志愿者突击队队长,我每天都会为所负责楼栋的居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时是帮助网格长维护核酸检测秩序,有时是帮助慢病患者联系医院开药,有时是帮助老人联系蔬菜包并“送货上门”……正是这一次次的小举动,收获了居民们一次次的真情感谢,也一次次温暖着彼此的心。